改变疾病监测、预防和管理的方式谷歌这一全新的健康业务直接脱胎于该公司一直在进行的智能隐形眼镜研发业务。
在深化医改的大背景下,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已成了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医疗消费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4%,而在医疗产业发达的美国医疗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
目前,政府已明确提出要把医疗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万亿元提升到8万亿元,即年增长20%以上。济医发以其拥有的符合法律规定、可以用于出资的资产,以各方共同认可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为依据,经各方协商确定后作价出资(初步拟定评估作价11.5亿元左右),占股约49%。对此,广药白云山也坦承,社会资本投资医院无成熟模式、经验可资借鉴,并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继今年4月增资广州白云山医院后,广药白云山再度重金砸向公立医院。总利润9.63亿元,同比增长12.5%。
本次广药白云山与济宁市6家医院的合作,为今后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对该公司在大医疗以及山东医药市场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上述六家医院共拥有人员6012人,床位4501张,门诊量共218.10万次/年,入院人次为14.45万次/年,2014年总收入约21.79亿元。这28名成员的加入,使得Health Catalyst拥有了将近400人的员工规模。
★Emdeon花9.1亿美元收购Altegra医疗软件及技术服务提供商Emdeon在七月份宣布,将对Altegra Health(一家专为纳税人和大部分提供商开发分析工具的公司)进行收购,并9.1亿美元现金支付。与Premier很像,CECity也是专注于绩效管理和改善、价值报告以及职业教育。这两家公司都有着相同的明确目标,就是帮助医院和其他医疗单位提供更高品质、更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当然还包括CVS的消费者以及医疗服务提供者。
HCD的客户,包括 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El Camino Hospital、MemorialCare Health System、奥兰多健康中心(Orlando Health)和坦帕医院(Tampa General Hospital),将继续成为Health Catalyst的客户。与沃森的认知计算能力和CVS的庞大医疗数据共同加入到研究中的,还有医疗健康记录、药店数据和医疗索赔信息等。
此次收购意味着,HCD连同它的28名员工都成为了Health Catalyst的一部分。这也正好发生在Aetna决定花370亿美元收购Humana的同一个月。没错,如果这两个并购案例都成功实现的话,那么Anthem、Aetna和UnitedHealthcare(联合健保)将会成为美国最大的保险商。★CVS-Watson合作研究慢性疾病美国最大药品零售商CVS,在美国有着7800家药店和超过1000个无需预约的诊所(即向未经预约的流动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诊所),其联合IBM的认知计算平台沃森,共同加入到了慢性疾病的研究队伍中,计划研究如何彻底根除诸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肥胖症等疾病。
Cerner(赛纳)、Leidos和Accenture(埃森哲)共同接手了这个初始价值流为90亿美元的大项目,同时,这也需要团队人员为其提供一个现成的在军队卫生系统内能综合活动和部署的电子病历系统解决方案,国防部一位发言人表示这种模式对于小医院尤其适合。在梁耀铭看来,国内第三方检验未来可能先于医疗服务,实现O2O。该行业的两家上市企业分别是迪安诊断和达安基因。
我国第三方医疗检验产业的规模和美国相比还不到5%,美国两家最大的全国性独立实验室都已经上市,规模是我国同行业最大企业的数十倍。另外,虽然大型医院也可以成为基层医院的检验中心,但是它们毕竟是综合医院,不会在检验上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比如上门取样本,这些都不如民营第三方检验机构。
梁耀铭认为,专业的第三方医疗检验机构可以帮助基层医院开展病患的检验服务,承包这些检验业务,实现对样本集约化检验。而据SGS的数据显示,其在国内的业务去年达到50亿元。
王家骥表示,一些三甲医院,虽然有技术实力开展高端的检验项目,也可以获得国家财政拨款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但是对于一些高端项目,由于覆盖地区的样本量不够,最终没法达到足够规模,造成设备浪费。有效利用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可以避免有实力的大型医院在检验设备上盲目扩张。根据云南白药公开的资料,该集团设立的第三方检测公司名为云南天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质检系统一位人士说,不过和国外SGS、BV等大型跨国检测集团比较起来,我们各个实验室的质检业务额太小,能有几个亿收入就很大了。目前国内最大医疗检验企业有金域检验、赛迪诺以及迪安诊断和达安基因两家上市公司。而排第二位的,就是检验费用,大致10%左右。
因为和医改大趋势合拍,目前国内的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增长迅猛。看到第三方医检市场的巨大潜力,行业内企业和传统企业都开始发力,希望能在未来迅速增长的空间中占据自己的份额。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家骥认为,正因为第三方检验机构是集约化检验医学样本,才可以利用规模效益降低检验成本,从而比原有医疗体制降低医疗成本。面对国外企业的进入,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检测集团华测在上海设立了医学检验所,预计今年可以投入运行。
但是,对于县级和县级以下医院来说,想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医疗检查中心不仅意味着购买昂贵的检验设备和检验试剂,还意味着培养专业人员、吸引人才,这些都不现实。据了解,最早于1996年进入这一市场的金域医疗检验今年收购了一家名为金埻的互联网企业,后者可提供上门采血检验服务,公司同时与天猫网上药店、GO健康商城合作推出了国内首个酒精基因检测项目,未来业务的方向将拓展到互联网上。
O2O我们才刚开始起步,只是试水而已,也在开发相关的APP和网站。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未来将在全国市场推行第三方检测,届时存在几十年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将发生质变。在医疗市场受医改的影响,无论是化学制药还是中药、生物制剂增长都放缓的情况下,第三方医疗检验行业却能实现每年20%以上的增长。云南白药今年年初宣布,设立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
我们的国情是人口多,面积大,人口分布广,而以前医疗机构的检验资源都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国内第三方医疗检验机构金域医疗检验集团(以下简称金域医疗检验)董事长梁耀铭分析,医改要想让医疗资源下沉,就需要建立区域检验检查中心。来自金域医疗检验的数据显示,该公司2012年实现10亿元销售额,2014年为18.8亿元,而今年有望实现26亿元销售额,增速超过30%。
据业内人士称,实际上从2013年底,国务院关于医改的政策就已经提到要推动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和影像中心的发展,但是对于国内庞大的公立医院体系来说,检验费用外包等于是动了自己的奶酪。根据迪安诊断今年8月公布的半年报,上半年实现8.13亿元营业额,比上年增长30.7%,净利润8940万元,增长38.9%。
据行业资料,2015年第三方检验在国内检验市场所占的份额只有大约3%,总金额不过70到80亿元,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因为小医院不可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检验科,而对于大医院来说也有优势。
2015年3月6日,《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印发。尽管细则还没有出台,但这种提法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政府鼓励第三方医检机构更好地开拓医疗检验业务,以便在国营医疗检验机构占主体的市场拥有足够的份额。国际传统检测行业巨头SGS、BV以及Intertek(天祥集团)都表示将涉入中国的第三方医疗检验。2014年估算数据约为1500亿元。
可以想象,以后一名痛风患者,可以直接电话预约上门抽血,在APP里了解尿酸的情况。会议还提出,要探索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建立区域性检验检查中心,面向所有医疗机构开放。
来自英国,世界排名第五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天祥集团更是抢先一步,在中国上海成立了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而专注于第三方医疗检验中特定领域的康圣环球医学特检集团也在中国开展了业务。第三方医检迎接县域蓝海在今年6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要求简化医疗机构设立审批,取消床位规模等前置条件。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质检系统3500多家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到2020年基本完成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转企改制等改革任务,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集团。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放开,第三方医学检验有望分享医检行业1500亿元市场,而民营医检概念正在成为行业和投资的热点。